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0年8月4日15版
“今明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这是李克强总理发出“2019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之后,又一个“发展职业教育”的冲锋号。高位认识大扩招对提升劳动者的技术技能、稳定和扩大就业等重大意义,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既要努力完成好“3年300万”大扩招的政治任务,又要切实保证“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本责,无疑对负重前行的高职院校是重大考验、重大使命、重大变革。
2019年,高职扩招有“喜”有“忧”
2019年扩招开启,时间紧、任务重、环节多,职教战线特别是高职院校,以扩招116万的超额战绩交了一份“良好”的答卷,酸甜苦辣,喜忧交织,可圈可点。
“喜”在扩招的积极效应得到释放。百万扩招的增量使技术技能人才的储备和供给进一步加强,就业压力有所缓解;广纳生源使应往届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职业农民等能招尽招,扩大了人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职扩容这“临门一脚”给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助力助燃;扩招为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变加油提速;各级政府、各省地方、行业企业、社会各领域,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关切和动力活力有所激发,中央财政2019年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 237亿元,比2018年增长26.7%。广东省财政2019年累计安排9亿元用于扩充高职学位,并安排专项资金对高职扩招的地市和学校进行奖补;高职院校主动面向市场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调整结构、拓展渠道、变革机制、创新模式、开发资源等,改革向纵深综合系列化进发,职业教育直接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良性互动效应……
“忧”在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遭遇严峻挑战。“扩规模与保质量并重”,是本次扩招的辩证原则,但事实上公平和质量都面临难题。各地、各校、各专业、各生源人群等差异较大,几家欢喜几家愁;“生源荒”、社会考生报到率低不是少数;校舍设备设施严重不足是刚性困境,教学资源严重缺乏非常普遍。据有关测算,仅为保运行保基本,去年扩招100万就需增加投入120亿,但事实上,有些地区对学生存量的生均12000元都没有得到保障,投入的捉襟见肘和学校的粮草不足,使原本不足的教学生活供给被再次稀释,薄饼越摊越薄,必然影响到质量保障;招生计划的倾斜使学校间距离越拉越大;不同文化基础和年龄结构带来双方不适应;全日制高职学历教育转化为职业培训的可能和风险开始出现;社会生源分数触底,门槛低等优惠待遇与应届毕业生依分定校、定专业的选拔造成公平性挑战;社会人员在校内或校外的管理及安全风险不无担心;高职的扩招给中职的规模、结构和目标定位及教育教学带来震荡和动摇;这些问题必然影响到职教的社会认同和吸引力,以及对高等教育的质疑。职教末流、高教学历膨胀缩水、高职文凭贬值的负效应溢出,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的“阵痛”是强烈的、明显的,压力是巨大的。
如果说2019年“扩量和保质”出现两难,还需讨论“明年是否继续扩招”的问题,那么到2020年的政府令,已经是继续扩招“爱你没商量”。
2020年,高职扩招仍要克难攻坚
扩量困难相当明显。一方面,作为生源主体大户的应届毕业生,数量面临锐减。2019年高职(含高专、五年制转段)招生约529.6万人,应届生约占90%;而据有关测算,2020年应届高中毕业生,预计比 2019年减少10万。另一方面,社会生源空间有限。去年社会生源群体的招生是53万人,约占总量的10%,退役军人是社会生源的主体,占四类群体约63%,占总量约6%。据测算,2020年退役军人预计50万,其中专科学历以下的15万左右,有就读高职意愿的预计5万人;各地调研反馈称“绝大多数有求学意向的社会考生都已入学,”显然退役军人生源存量不大,社会生源群体供给不容乐观。2020年,1482所高职院校如何确保完成招生任务,窘境已然迫在眉睫。
保质量遭遇考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职较大幅度规模扩张,已超越了高职院校的负载,生源、对象、需求的多元,对学校的静态和动态资源、教学和机制供给、管理理念和方式等都带来巨大影响,不可避免地困惑于无条件,纠结于不适应,担心于降水准;历史经验表明,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要真正在学校形成实践方法,往往需要至少10年时间。去年录取的单招社会生,加上今年的新增社会生源,还将面临一两年后前景未卜的就业考验。对历史较短、基础不厚、有教无类、导向就业、建设和改革任务繁重的高职来说,压力已然“兵临城下”。
扩量保质,综合施策保平衡
扩量保质求平衡,说易做难,一般来说,规模和质量、外延扩张和内涵发展不在同一个发展阶段,难免顾此失彼。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笔者认为,今明两年不降质扩招200万,从战略和战术上都需要作调整和优化。在战略上更要放宽视野、放大格局、放开机制;在战术上更要突出地方自主、行企自主、学校自主。
一是纵横分工,多方协作。扩招不能成为教育部门的“独角戏”,必须是各级各部门总动员。纵向从中央到省、市地方,需要加强统筹、计划、分工、协作、落实;横向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国资、军转、农业等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应建立联合工作机构,专门作硬任务落实,生源挖潜和供给、政策激励和经费支持、资源和条件保障等。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应把实现扩招提到抓经济、保就业、提素质的国策高度,落实落地。一个利好消息是,2020年中央财政预计安排专项资金240亿元,2021年安排360亿元,用于持续扩招带来的生均拨款增量。此外,国家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真正施工完成主体是地方、部门。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最大限度地调动地方和部门积极性和能动性,给他们足够的决策和实施自主权。地方和部门也应该在投入或平台、信息服务等方面有更大作为。
二是开源拓群,精准扩招。高中毕业生(含三校生)是最大的招生对象,“职教高考”是改革亮点所在;“往、退、下、农”四类人群依然是着力点,可通过宣传引导、奖助学金、专项贷款、技能考核优先等激励机制,减少其忧虑,提高其上学吸引力;此外,还要寻求新的增长点。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岗职工亟待提升学历和技术技能,这个群体可挖掘的空间很大,企业整建制、成规模学习是成人学历教育成功的经验,建议制定相关政策予以鼓励。面向包括高学历人群在内的社会各类人群的职业技能培训,也可以作为扩招对象、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到职业院校就读,其技术技能提升目的远大于文化知识和文凭的意义。当然学历生源与非全日制的职业培训,如何折算转换,需要科学研究。
三是市场机制,释放潜能。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市场机制把职教做大做强”,发展职业教育,除政府主导作用之外,市场的空间很大。首先要释放行业的潜能。对职业教育的数量、规格、和品种的需求,各行各业的行政部门和服务组织最有数,它们是连接企业和学校的桥梁和纽带,行业组织,如行业指导委员会,在招生供给的引导咨询和支持作用,不可小视;其次是企业的潜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行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对口就业“一条龙”,“招生-录取-考核-使用”衔接畅通,工学交替、旺工淡学,把学校搬到工厂、把课堂移到车间,组团式报考、整建制学习,都是扩量提质的成功举措。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是企业的追求,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是新型工人的愿望,但如何激发企业一直是难点和薄弱环节,还须综合施策。再有是社会的潜能。社区、村委会、幼儿园、协会、联盟、集团、基金会等,凡是人脉集中的地方都可能是机会。2019年,幼儿园保育员、社区卫生站医护人员、保安员、村委会干部、老年护理员、快递员等,通过社会组织牵线,走进了高校的大门。最后是发挥民办高校的力量,目前约有330所民办高职,可以在严格监管防走偏的前提下,让他们也承担起扩招的重任。
四是盘活学校,锐意变革。职业院校的人、财、物、事、料、规、术、法,在需求和供给的匹配上,在数量和质量的平衡上,要找到新支点、新对策。第一,合作机制再加强。拓展区域合作,“西生东输”“东业西就”,互通有无;打破异地办学、办分校的障碍;密切学校合作,四川工程职院牵头建立“合作招生联盟”是宝贵经验,各地的高职联中职,大手拉小手,强校带弱校,职教集团共享化,有利于合理分配与整合优化资源;第二,加大自主招生。对于生源充足的省份和学校,可投放更多的增量计划,各校应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和生源情况,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自主决定面向社会人群扩招,不宜硬性规定多招、少招或不许招。第三,坚持“宽进严出”。进口可以能招尽招,培养过程需要严格,推广“生源分类、教学分层、学习分段”,深入践行“教学目标层次化,课程体系模块化,施教项目任务化,教学方式灵活化”;多种渠道增加教师供给,多种途径提升教师水平,多种手段激发教师内动力。第四,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主动应对不同生源、不同学习时间、不同学习方式,创新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等。第五,采取多条腿走路。坚持育训结合、工学结合、校内和校外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结合、学年制和学分制结合,分类施策,多措并举。第六,做好就业服务。面对在校生特别是社会生源的就业动力和工作期待,一方面要让他们学有所用、适销对路,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找准职业定位,强化职业生涯发展,提前化解未来的就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