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念文化 >> 正文

听故事丨《齐国那些事儿》——03 以农业立国的周人祖先

作者:发布时间:2020-12-21    来源:    点击数:

 

 

纵观历史,注目今朝。听书长知识,启智惠人生。

大家好,我是王茜。今天由我继续为您播讲《齐国那些事儿》,请听第3集:以农业立国的周人祖先。

上一集中讲到,伴随纣王在鹿台自焚,商朝也渐行渐远,但是对那段历史,却不能再也不提。让我们把时针倒转,定格到商朝第28代帝、武乙时期的某一天。渭水流域、岐山以南的平原上,突然冒出来一大帮不速之客,他们个个行囊在身、形神俱疲,很明显经历过长途跋涉。长长的队伍蛇行在空旷的原野上,老天爷低头瞅着,脑门子上不禁拧巴出几个“W”来。他一边沉着那张好像刚刚打过肉毒素的脸,一边嘟囔着,“这些人到底是谁?他们从哪里来?为什么来到这儿?想要干什么呢?”

这个平原,史称周原。遵照以地名为姓的古代命名法,咱们先把这些外来者称为周人。为了彻底打消天老爷的好奇心,这一集就从周人的祖先开始讲起。

周人的始祖,传说是黄帝的四世孙,如果顺藤摸瓜,根脉出在帝喾那儿。帝喾的正妻,名叫姜嫄。他俩结婚多年,却没能晋级成爹妈。一天,姜嫄跟在帝喾后边,想去找神仙讨个娃儿。很多人在走路时,总想低着头捡点儿东西,姜嫄大概也不例外。走着走着,她突然发现了一个超大号的脚巴丫儿。这女人似乎有点傻得可爱,她想都没想,要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一看对方眼中的世界到底长了个啥模样,就脱了鞋子,站到这泥巴窠臼的大脚趾头上去了。不料,她这一站之下,身体就有了受孕的反应。

唉!这可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要不说女人疯狂起来,有时会比男人还要可怕。

十个月之后,姜嫄果真生下了一个男娃娃。可是,从怀孕起,这难以启齿的怪事儿就把她折磨得苦不堪言。孩子刚一落地,她就想给扔出去。结果呢,是丢到巷子里牛马不踩,扔到田野里虎豹不吃,抱到树林里净是人盯着,抛到冰面上又有飞鸟来保护。额滴个神呐!姜嫄叹到。既然咋扔都不成,那就只好认命,好好养吧!好歹也是自己亲生的不是?于是,这丢不掉的娃娃就有了个名字,叫弃。

谁承想,帝喾在知道真相后,非但没有生气,还高兴得很。因为,他自己出生的路数跟这孩子的来头相差无几。哈哈,古代传说中那些大人物的背后,竟会藏了这么多好玩的事儿。其实呢,在那个妇女备受尊崇的时代,这种情况简直再正常不过了。由于娘的地位了得,亲爹虽然很难找,但是大鸟啊、飞龙啊、蟒蛇啊、云彩啊……,都能在必要的时刻跑出来,给某个声名显赫的人物挡挡脸。这大概就是远古时期,人们用美好的祝愿和理想的寄托,套在伟大人物头上的一个耀眼光环吧!要不,后世君主怎么都喜欢让自己的娘在怀孕时或生产前,做上一个不同寻常的神仙托子梦,以彰显自己绝非等闲之辈呢?

历史啊历史,有些时候,真是没法不让人心里生出很多感慨呢!

这没能被亲娘扔掉的弃娃娃,既然生得如此不寻常,注定也会活得不平常。他从小既不爱舞文弄墨,也不爱耍刀玩棒,却偏爱农业种植技术。他不仅“种树得树、种麻得麻、种豆得豆、种谷得谷、种麦得麦”,而且种出来的东西,样样都比别人地里的好。长大后,他也从没想过要靠这份独门秘笈去发家致富,而是主动教会百姓用“垄作法”抗旱耕作,还教他们怎么去收获、脱粒和加工粮食。因此,弃被尧帝尊为“农师”。第一集中咱们讲过,大禹在治水时,曾派后稷用余粮救济灾民,帮他们避过了饥荒。那位后稷大人就是弃,也是他最先发明了用粮库储存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后来,弃被舜帝封在邰地,得到了后稷这个称号,还被赐了姬姓。

从老祖宗的经验来看,会种庄稼,能种好庄稼,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儿啊!要不,孟老夫子怎么会发明出“江山社稷”这个词儿来呢?因为,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人类才慢慢地与有则采集、无则迁移的游牧生活相脱离,真正过上了居有定所、丰衣足食的日子,人口开始大量繁衍,并逐步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文明社会进化。这不就是科技改变世界的真实佐证吗?

不管什么年代,有真本事的人就会有饭吃。瞧瞧人家生的那个弃宝宝,就凭这一份人类赖以生存的种地本领,得到了“稷王、稷神、农神、耕神、谷神”等一大堆荣誉称号,还得到了那么大的一片产业,更受到了当时和后世的无尚尊重。可见,从古到今,那些能够名垂青史、万古流芳的人,都是真正心系天下苍生、甘愿为人民谋幸福的实干家呀!

除了会种地,弃还是个相地高手。凡是经他勘测过的土地,一定能低投入、高产出。假如弃早早地放弃了那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事业,每天到集市上去摆个条案,端着茶壶滋溜着热水,捋着几绺山羊胡子练个摊儿,闭着眼睛替人掐算一下生辰八字,追捧热度肯定也会冠盖四野。可是,真要那样,人类历史又将拐向何处呢?

周人幸得后稷这样一位始祖,他不但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奠定了姬姓族人以农业立国的基础,更以自身高尚的德行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可供效仿的榜样,使族人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能够基本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前进,才有了周朝接近八百年的王权统治,并影响到它治下各诸侯国的国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以及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还是依靠种地的看家本领,农神院士的儿子不窋跑到太康皇帝手下,也做了农官。这位太康皇帝还真就是很糠,不光水平没能比他那位开启了王位世袭制的混不吝的老爹好到哪儿去,到最后居然折腾得老不窋的农官都做不成了。于是,不窋带着一众族人逃到了戎狄地区的北豳。

在北豳,不窋将祖传的本事进一步发扬光大,很快解决了族人的生计问题,还帮当地人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他在仔细勘察黄土高原的地形后,发明了窑洞,让族人不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穴里。他还带领族人修建起了不窋城,以保证部族的安全。一百多年间,戎狄很强大,族人尚弱小,彼此倒也相安无事,称得上是其乐融融。

让戎狄万万没能想到的是,到了不窋的孙子公刘时代,这个部族居然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由附属国直接跃升为竞争对手了。这可就让戎狄人的心里十分不爽了,接二连三地跑到北豳来找茬儿。可更让戎狄没能料到的是,人家公刘本事挺大,脾气更是不小。既然此处不容爷,那干脆另谋出路呗!小爷我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干得让你们暴跌眼球!你们就等着瞧吧!

可是,往哪儿去才好呢?总得有个前进的方向吧?“月是故乡明,人是老家亲。”异地漂泊的游子,思乡总是难免的。公刘就带着族人往邰地走,先是来到了豳地,但仍旧不时会受到戎狄人的侵扰。在豳地建设了十多年后,公刘又同儿子庆节一起带着族人继续迁移,最终到了南豳。

只要是真英雄,何愁没有用武之地?更何况公刘是“一技在手,天下好走”。在所经之处,公刘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族人的创新活力。他带人开发郊外的荒原和低地,积极发展农耕事业;派人渡过渭水去采石头、砍木材,建房屋、造木船;他要求族人和奴隶学习狩猎和捕鱼技术,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操练武功;他还下令在高岗上驻扎军队,以保护城外的耕地不被戎狄人侵占。

安土重迁,本是农业民族的天性。公刘能有胆量漠视戎狄的侵扰,其实是在心中早就有了谋划啊!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宝藏,只是在等待着有眼界和有能力的人去开采。哪个成功者的背后没有大把的辛酸往事?英雄所以活得洒脱是因为内心懂得怎样取舍。

在迁往邰地的路上和开发驻地的过程中,公刘经常带头高唱《壮志在我胸》,鼓励族人坚持奋斗,明天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在公刘的英明领导下,部族粮食满仓、家有积蓄、人口增多,周边部族的人纷纷前来归附。后来,儿子庆节继续老爹公刘未尽的事业,在南豳创建了国家机构,选定了国都,盖起了议会大厅,还营造了许多宫室,正式建立了豳国。

对公刘的业绩,在后世史书和诗歌中,有很多称颂他为“人祖”的记载,夸赞他是中华民族定居农业的鼻祖,评价他为周朝事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功德和影响仅次于他的始祖姬弃。如果公刘能活得长久一点,说不定中国的历史都要改写了呢!

三百多年后,到亶父担任部族首领时,豳国已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发展势头强劲的方国了,但部族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生了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是山林中的猎物和野产日渐稀少,其次是土地产出不再能满足人口遽增的需要,还有周边的戎狄和獯鬻部落也经常向族人勒索财物。因为亶父自己娶的妻子是戎人姜氏之女,他又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了赤乌氏国的国王为妻。所以,亶父不愿意跟戎狄和獯鬻部落发生争斗,每次都慷慨给予。可是,这帮坏蛋在尝到了甜头以后,却“人心不足蛇吞象”,又向亶父索取土地和人民。为了不让战争给族人带来刀兵之祸,亶父决定放弃豳国,带领族人再去开辟新大陆。

部族中的年轻人本就觉得外边的世界更精彩,他们也被亶父的侠肝义胆所打动,非常愿意追随他去另寻合适的迁移地。他们越过漆水、沮水和梁山,来到了渭河流域、岐山以南的平原,这里已经非常接近邰地了,部族相当于是从起点又回到了原点。为了能和戎狄地区的山地羌人彻底区分开来,姬姓族人开始称自己为周人。自此,这个部族才有了“周”的概念。

在亶父的带领下,周人改革戎狄旧俗,将农业列为部族发展的命脉,推行“务耕织、行地宜”的发展政策。他们盖起四合院,营建城郭,划分村落。由于亶父为人仗义、德行仁厚,周人都歌颂他、爱戴他,原来留在豳国的族人和其他部族的自由民,也纷纷举家归附。他们在周地新建了国都,设宗庙,立太社,构建中央机关,设官分职,定国号为“周”。从此,周人进入了一种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周国也逐渐发展成为商朝西部一个比较强大的新兴势力。

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出现,都可能改写一段历史。但是,即使是个小小小小的人物,在历史的坐标轴上,也会有自己的人生站位。一个人,如果每天都能朝向既定的目标前进一点点,用踏实有效的行动创造哪怕一丁丁价值,整个人怎么不会变得很积极、更快乐呢?再说,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请您继续关注《齐国那些事儿》,看究竟是哪个“小人物”将要书写历史的大传奇吧。

主播:王茜

剪辑:王茜

作者:姜虹

责任编辑:牟秀颖

上一条:听故事丨《齐国那些事儿》——04 “小人物”深藏大格局
下一条:听故事|《齐国那些事》02夏商王朝的覆灭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506号 邮编:255300

电话:0533-2828000 / 招生咨询:0533-2348111 /2342033

  • 官方抖音号

  • 官方视频号

  • 微信公众号

必赢优惠y272net(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05024484号